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事一触即发,普通俄罗斯人对此怎么看?

王建平 欧亚新观察 2022-03-15

点击“欧亚新观察” 欧亚资讯一手掌握



近日,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俄罗斯国内政治和政治机构项目的高级研究员安德烈·克列斯尼科夫在该中心网站发表文章,对俄乌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战争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克里米亚共识”已经无法说服普通俄罗斯人参与战争,人们普遍出现了对战争的恐惧心理,如果进行过度的战争动员,对民众的心理影响可能适得其反。现将该文翻译如下,文章观点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立场。



最近几周人们谈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俄罗斯是否会攻击乌克兰,尽管不久前俄美两国总统的视频通话略微缓解了紧张局势。那么普通俄罗斯人如何看待与邻国乌克兰的战争呢?


我们2015年的研究成果《俄罗斯人想要战争吗?》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现代城市人对“真正的”大规模战争缺乏热情(俄罗斯近年在叙利亚和乌克兰东部的军事行动不被视为真正的战争)。



2014年在顿巴斯的军事行动是在夺取克里米亚的背景下发生的,俄罗斯公众对此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然而,当发现顿巴斯的战斗显然与克里米亚属于不同的行动形式(更血腥、更具破坏性)时,公众舆论开始抱有一种防御态度:“俄罗斯没有责任,美国和乌克兰应对所有生命损失负责,而且无论如何都没有发生真正的战争。”


如今,一种非常相似的情绪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受访者将乌克兰局势恶化归咎于美国和北约,16%的人将责任归咎于乌克兰本身。只有4%的人认为俄罗斯应对紧张局势升级负责。


自2014年开始的空前的爱国主义浪潮很大程度地遮盖了俄罗斯的社会经济问题。俄罗斯人欣然接受了他们面临的真实的和想象中的威胁,并普遍认为军事行动是正当的、防御性的或预防性的。


这些战争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电视报道没有详述武装冲突的残酷性和血腥性。与此同时,官方言论的军事化色彩和军队日益增长的威信(在2020年最受信任的单位名单中,军队甚至超过了总统)强化了所谓的“克里米亚共识”。


然而,随着“围绕旗帜的集会”效应消散,社会学中的一些指标在2018年开始发生变化。2014年有26%的受访者表示“俄罗斯四面都是敌人”,2020年只有16%的人同意这一观点。同期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俄罗斯自己”的人,由先前的17%上升到25%。



“克里米亚共识”和国家机构的象征性力量依然存在,但它们失去了煽动力。战争开始使人们感到害怕。


普通俄罗斯人厌倦了自欺欺人,也厌倦了说服自己。如果战争真的发生,大家可不想让它影响到他们或家人的生活。当然,守旧派俄罗斯人传统上是好战的,但他们的好战是电视脱口秀节目里的好战,或是网上的仇恨语言。甚至守旧派俄罗斯人都不希望爆发大规模战争:征兵入伍并不是社会契约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通胀加速和经济停滞的时候。


国家宣传过度使用了动员力量。它不但没有成功动员,反而造成了对世界大战的恐惧。2018年底列瓦达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存在来自其他国家的重大军事威胁。今年对世界大战的恐惧急剧增强,在“俄罗斯人最担忧的问题清单”中攀升到第二位。与战争并列的其他担忧,包括日益严厉的内部控制。看来俄罗斯政权的“威权化”并没有被人忽视。


公众情绪的恶化与总统和当局整体支持率的下降是同时发生的。2018年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延迟退休的举措破坏了之前普遍接受的社会契约——即“你保障我们的生活,我们就投你的票,对你的偷窃和受贿不感兴趣。”2018年总统选举中,普京的高支持率被当局误认为是真正的政治信誉,而不是冷漠和象征性的信任。


这次的新冠大流行证实了人们对当局态度的分歧:我们支持国旗、国歌和普京总统象征着我们的地缘政治实力,但我们不相信政府在各个政治层面的具体举措和行动。这种无声的不满在2021年的议会选举中是清晰可见的,人们投票支持俄共就是这种不满情绪的一种表达。



这个问题还有最后一个方面。当人们谈论战争时,他们大多指的是与乌克兰的冲突(即使涉及北约、美国和西方)。当然,如果战火点燃,国家宣传将使大多数俄罗斯人相信战争是必要的,我们正在“解放”我们的乌克兰同胞,使他们摆脱一个傀儡政府(即使乌克兰人在自由选举中选择了这个政府)。这一切肯定会发生,尽管在2021年有23%的俄罗斯人认为俄乌即便是友好邻国也应该保持自己应有的边界,只有17%的受访者支持两个国家合二为一。


战争是年轻人和应征入伍者的事。但在18岁至24岁的俄罗斯人中,约66%的人对乌克兰的看法是正面的或非常正面的。尽管国家电视台不断对乌克兰进行尖刻的抨击,持续不断地宣传是外部袭击迫使“俄罗斯采取防御措施”,情况依然如此。


简言之,在真正发动攻势之前,俄罗斯有必要思考:谁会在进攻中作战?他们的意愿如何?冲突将在多大程度上促使人们团结在普京周围?证据表明,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动员效应也并不存在。


翻译/王建平

图片/互联网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